Return to site

你知道什么是溺爱吗?

 

 

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溺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给予太多,过度培育,和松散管理。 

工作当中经常碰到父母们问我这样的问题:老师,请问我是否过分溺爱孩子。例如: 

有个父亲说:我最近给儿子买了一副新滑雪板。第一次使用时,他做一个大跳失败了,滑板摔成两半。我很快跑出去给他买了一双新的,因为第二天我们要去亚布力滑雪。 

有个母亲说:我八年级的女儿从来不记得带作业清单回来,里面有一周的小作文安排。所以,我每周给她的老师发两三次短信,只是想知道她的作业是什么,以及她是否按时交作业。我真的希望我的孩子成功!我不认为我这样做是过分纵容她了,是吗? 

又一位母亲:我很少让我的孩子在家里做家务。因为我相信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童年!毕竟,对我来说做家务更容易,而且我做得更快。而且,我没必要听孩子们大惊小怪的埋怨!我是不是太溺爱我的孩子了? 

溺爱源自一颗善良的心。在内心深处,这些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得到最好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为快乐、健康、有能力的成年人。对于这些父母,实际上只需要上一些辅导课程就可以把观念和行为调整修正过来。 

broken image

如何定义溺爱 

多少才算给予太多?《如何培养可爱的、有责任心的、受人尊重的孩子-谈长期溺爱的儿童成长》一书,基于对3531名成年人的十项研究结果,这样描述了溺爱的定义:“过度放纵孩子,给了他们太多看起来好的东西,给予太快、太久。给予他们的东西或经验,不适合他们的年龄或他们的兴趣和天资。它是为了满足大人的需要而给予孩子的过程,而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真正的需要。” 

这些父母过度溺爱孩子了吗? 

是的。尽管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们给予太多,培育过度,或者没有为他们的孩子提供必要的规则架构。他们做出的决定更多的是表现在父母需要什么,而不是他们的孩子需要做什么。前面说到的那位父亲心底里想享受他的滑雪之旅,而不忍看到一个撅嘴的儿子,因为儿子会不得不用修理过的旧滑板滑雪。那位妈妈之所以说她的孩子只有一次童年,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是因为这位母亲的童年时光并不是很美好。 

溺爱的三种方式: 

大多数父母理解“溺爱”就是因为玩具太多,衣服太多,或者活动太多。研究发现,溺爱比“太多”更复杂。心理学家发现了三种类型的过度放纵行为。过度放纵(溺爱)可以同时以一种、两种或三种方式发生: 

▪ 给予太多(玩具、衣服、特权、娱乐、运动、营地等) 

▪ 过度培育(过度关爱、给予过多关注、为孩子做他们应该为自己做的事情等) 

▪ 松散管理(没有规矩架构,不需要做家务,没有规则,不执行你的规则,或者不期望孩子学习技能,等等)。 

那位买新滑板来代替修理折断滑板的父亲的行为就是属于给予太多的溺爱行为,而给孩子的老师每周发短信问作业的母亲就属于过度培育,而不要求子女做家务的母亲在管理结构上过于松垮,过分溺爱孩子了。 

为什么家长们应该关注他们是否溺爱子女呢? 

过度溺爱孩子会给他们未来的成年人生活带来很多痛苦。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那些被过度溺爱的孩子会面临以下问题的风险特征。他们常常表现为: 

▪ 需要立即满足 

▪ 自制力差 

▪ 有一种过分夸大的权利感 

▪ 忘恩负义 

▪ 界限不清 

▪ 追求物欲 

▪ 多度消费 

▪ 暴饮暴食 

▪ 过于追求财富、名誉和形象 

▪ 不想要有意义的重要人际关系 

▪ 对个人成长或使社区变得更好不感兴趣 

▪ 没有学到有价值的成人生活技能 

▪ 没有责任感 

▪ 不知道满足 

▪ 很难放弃成为注意力的中心 

broken image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避免出现上述的行为表现。你可以尝试这样做: 

▪ 审视自己,看看你最常做的迁就放纵孩子的类型属于三个里的哪一种,并开始改变这种情况。一段时间后,分别对有无其他两种类型进行分析。 

▪ 坚持让您的孩子盘算如何更换那些不小心损坏或毁坏的物品。 

▪ 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和事物。 

▪ 决定哪些规则是可协商的,哪些规则是不可协商的。 

▪ 用合理的结果推进规则实施。 

▪ 教育孩子们: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从做家务中受益。 

总结 

父母希望孩子得到最好的东西,但这样做让许多父母过分放纵了他们的孩子。父母以一种、两种或三种不同的方式过度宠爱孩子;给予太多,过度培养,松散管理。父母需要认识到,溺爱虽然源于一颗善良之心,但是是可以避免的。过度放纵会使孩子在成年后面临人生痛苦和职业困境的风险。